銷量數據
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全國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0.1萬輛和177.5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3%和6.3%,產量同比下降2.6%,銷量同比下降2.3%。其中,傳統燃油乘用車國內銷量113.4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40萬輛。 1-7月累計零售1,129.9萬輛,同比增長1.9%。
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4萬輛和64.1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8%和31.9%,市場占有率達到30.7%。
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2.5 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2.4%和36.3%,市場占有率達到28.3%。
7月,乘用車出口(含整車與CKD)31萬輛,同比增長63%,環比增長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占出口8.8萬輛,同比增長80%,環比增長增長26%。1-7 月乘用車出口 199 萬輛,同比增長 81%。
部分新能源品牌具體零售銷量如下:

重點行業動態
1. 政策跟蹤
7月6日,工信部等4部門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調整新能源車型積分計算方法,將新能源乘用車標準車型分值平均下調40%左右,并相應調整了積分計算方法和分值上限。新增“新能源汽車積分池管理”一章,建立積分池管理制度。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超過2倍時啟動積分池存儲,允許企業按自愿原則將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存儲至積分池,該部分積分存儲有效期5年。當年度新能源汽車正積分與負積分供需比未達到1.5倍時釋放積分池中的積分,允許企業提取儲存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當年度未使用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將返還積分池。(來源:中國工信新聞網)
7月19日上午,在財政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具體內容,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至2027年底。根據介紹,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延長4年,即延長至2027年12月31日。其中,對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每輛汽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購置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每輛汽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財政部稅政司副司長 魏巖:下一步,我們將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做好政策轉換工作,保證平穩過渡。密切跟蹤政策執行情況,加強部門間協作和數據共享機制,確保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落實落細,有效發揮政策效應,更好服務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 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量達到2000萬輛
7月3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第2000萬輛下線活動在廣州舉行。在燈光閃耀中,一輛造型華美的新能源汽車從廣汽埃安整車下線區緩緩開出,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量達到2000萬輛。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活動致辭中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和綠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70年來我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刻。”(來源:新華網)
3. 國內單體最大碳酸鋰項目投產 減少進口依賴
快科技7月3日消息,隨著電動車的爆發,電池用的碳酸鋰也成為關鍵,國內在鋰礦上很依賴進口,近年來國產鋰礦提煉也在加速,日前國內單體最大年產12萬噸碳酸鋰一期項目在新疆若羌縣工業園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46億元,由志存鋰業投資,于2022年9月開工,以“采礦、選礦、冶煉”產業鏈均衡配套建設為目標,分兩期建設,目前投產的一期是6萬噸產能。二期項目建成后,將達到年產12萬噸以上的產量,能實現銷售收入300個億以上,同時帶動1500人以上的就業崗位。(來源:快科技)
4. 我國牽頭發布新能源汽車國際標準
工信部網站7月5日消息,2023年6月,由我國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ISO/TR 9968: 2023 Road vehicles — Functional Safety — The application to generic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new energy vehicles《道路車輛功能安全新能源汽車可充電儲能系統的應用》以技術報告形式正式發布。ISO/TR 9968標準在ISO 26262: 2018 Road vehicle — Functional Safety《道路車輛 功能安全》的基礎上,針對動力電池等儲能系統多技術耦合、安全風險因素復雜等特點,提出了新能源汽車可充電儲能系統的安全架構、失效危害風險、安全方案設計、安全測試評價,以及生產、運行、維護和報廢階段的功能安全相關要求,為新能源汽車產品研發、測試、運維和普及應用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來源:長江日報)
5. 上半年動力電池產量同比增36.8%
本報北京7月16日電,從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獲悉:今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293.6吉瓦時,同比增長36.8%;累計裝車量152.1吉瓦時,同比增長38.1%;累計出口達56.7吉瓦時。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在今年前5月裝車量前十名的全球企業中,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占6個席位。動力電池技術不斷突破。我國企業主導的磷酸鐵鋰電池在成本和安全性能方面的優勢日益凸顯。今年上半年,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193.5吉瓦時,占總產量65.9%。產業生態漸趨完善。我國建成了全球產業鏈最全、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體系,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等產業鏈持續延伸,截至目前,累計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10165個,基本實現了就近回收。(來源:人民日報)
6. 阿聯酋宣布新版電動車政策,中企迎良機
“到2050年,阿聯酋道路上一半汽車將是電動的。”據阿聯酋《國家報》報道,阿聯酋能源和基礎設施部部長蘇海勒·本·穆罕默德·馬茲魯伊近日概述了阿聯酋內閣最近批準的國家電動汽車政策的細節,該政策將有助于阿聯酋到2050年在運輸部門減少40%的能源消耗和1000萬噸的。電動汽車的增長預計將在未來2年改變阿聯酋的汽車行業。新的電動汽車政策也為中企的進駐提供了機會。阿聯酋是中國汽車出口的主要中東國家,但一直以傳統汽車為主,電動汽車占比不高。為吸引更多企進入或者投資,阿聯酋一方面通過政策吸引,另一方面則通過投資相關產業不斷完善其新能源發展格局。(來源:新浪汽車)
7.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將提出動力電池推薦規格尺寸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舉辦的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研討會在北京順利召開。在會上,創新聯盟介紹了前期關于動力電池規格尺寸的相關調研情況,并根據調研的情況提出了推薦意見以及待討論的話題。各企業代表圍繞討論的話題以及企業的實際情況,從整車企業平臺化規劃、電池企業生產需求、動力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多個切入點進行了充分探討。 下一步,創新聯盟將整合各企業代表意見,與整車企業和電池企業進一步溝通,提出動力電池推薦規格尺寸,從而促進產業的健康高效發展。(來源:新浪汽車)
8. 杭州亞運村啟用汽車無線充電,即停即充
快科技7月21日消息,據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官方公眾號發布,近日國家電網杭州蕭山亞運村充電站內,迎來杭州首輛搭載有無線充電系統并可實際應用的新能源汽車,標志著杭州亞運村啟用無線充電設施。據介紹,國家電網杭州蕭山亞運村充電站是集無線充電、大功率充電和V2G充電三種超酷模式于一體的新能源充電站。該充電站配備了8個500千瓦大功率充電裝置、8個無線充電停車位以及8個V2G充電樁,相當于一個全能的電動汽車“超級快充站”。(來源:快科技)
重點上市新車速覽
1. 哪吒S,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5.98-26.98萬元。哪吒S包含純電版和增程版。其中純電版分為后置單電機和四驅雙電機兩種,電機總功率分別為170kW和340kW,最大扭矩分別為310牛·米和620牛·米,CLTC工況續航里程有715km、650km兩種。增程版最大功率170kW,最大扭矩為310牛·米,WLTC工況綜合續航里程1160km。3.3kW功率的V2L外放電功能更是露營玩家出行必備。
2. 奧迪e-tron GT,共推出1款配置車型,售價為99.98萬元。奧迪e-tron GT搭載雙驅電機,最大輸出功率為350kW(約476Ps),最大扭矩為630N·m,0-100km/h加速為4.1秒;RS e-tron GT版本最大輸出功率為440kW(約598Ps),最大扭矩為830N·m,0-100km/h加速為3.3秒。在續航方面,奧迪e-tron GT搭載容量為93kWh的電池包,WLTP工況下續航里程超過488km。
3. 本田英仕派,共推出6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8.28-25.88萬。動力方面,英仕派搭載了1.5T 192馬力 L4發動機匹配CVT無級變速箱,最大功率為141kW,最大扭矩為260N·m,運動模式下,車輛操控體驗很輕快,動力輸出也很強勁。最高車速能達到186km/h,WLTC綜合油耗為6.8L/100km;全新英仕派e:PHEV版搭載的是2.0L發動機+電機組成的插混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09千瓦,最大扭矩182牛·米,驅動電機最大功率135千瓦,最大扭矩335牛·米。
4. 啟辰大V DD-i超混動,共推出4款車型,售價區間11.89-14.99萬。在動力方面,新車采用1.5T四缸發動機和電動機相結合的插混系統,官方給出的零百加速時間為7.8s,綜合油耗更是低至0.85L/100km,即便是饋電情況下,饋電油耗也是做到了4.3L/100km,并且該車型的綜合續航里程達到了1132km,純電續航也是達到了110km,在同級別車型中也是處于領先水平。
高達Portfolio公司動態
1. 禾賽科技
7月7日,禾賽宣布獲得上汽商用車板塊多款車型前裝項目定點,新車型均將搭載禾賽車規級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 AT128。此定點項目為禾賽科技與上汽商用車板塊、友道智途的戰略合作持續深化,雙方共同探索智駕新技術,為加速高階智能駕駛產品落地賦能。
2. 億咖通科技
7月26日上午,億咖通科技應邀參加由ATC主辦的“智能座艙及智能內飾技術周”。作為汽車技術會議領域的領先平臺,ATC將旗下的人機交互、抬頭顯示、車載顯示屏等7大技術峰會匯聚在一起,吸引了近千名參會嘉賓。在演講中許鵬飛表示:“億咖通科技在積累了超500萬次的量產交付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推動高性能計算平臺的研發和創新,在2023年3月推出了四款全新的計算平臺產品。其中,億咖通·安托拉(ECARX Antora)系列計算平臺首發搭載了國內首款7nm車規級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算力及安全性表現可比肩行業旗艦產品;億咖通·馬卡魯(ECARX Makalu)計算平臺擁有打破行業‘天花板’級的計算及圖形處理性能,其首發量產車型即將于2024年上市;億咖通·汽車大腦®(ECARX Super Brain)中央計算平臺則是面向未來整車中央集中式E/E架構打造的‘All in one’計算平臺,可支持合作伙伴打造行業領先的智能汽車跨域融合用戶體驗。這四款全新的計算平臺產品功能覆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兩大應用場景,在億咖通·云山(ECARX Cloudpeak)跨域系統能力底座的加持下,可支持合作伙伴根據不同車企及車型打造定制化的解決方案。”
3. Momenta
7月18日,智己汽車攜手Momenta聯合打造IM AD智能駕駛系統,通過數據驅動的AI飛輪能力、全流程數據驅動及閉環自動化的快速迭代,不斷為用戶打磨“更像人”的智能駕駛體驗。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和知名車評人車圈朵教主Dora一同進行了IM AD Urban NOA實測。面對比高速更復雜的城市路況,IM AD Urban NOA游刃有余,有著不變的絲滑智駕體驗。
7月21日,哲庫公司十數名管理層近期加入自動駕駛公司Momenta,其中包括哲庫前COO李宗霖、哲庫軟件部前總監賈明軍、哲庫SoC二部前高級總監俞國軍及其手下近十名中層管理者。
4. 六分科技
7月15日晚,四維圖新旗下高精度定位服務提供商六分科技線上召開了以“經天緯地,厘清分明”為主題的2020產品啟航發布會,首度推出實時厘米級“六合厘清(Locate-CM)”,事后厘米級 “六合厘享(Locate-PCM)”,實時亞米級 “六合分明(Locate-DM)”等差分服務; 以及“六分隨行(WithAuto)”、“六分隨物(WithIoT)”、“六分隨步(WithPace)”等高精度定位引擎以及高精度定位行業解決方案。六分科技副總經理王平表示:“我們把高精度定位市場定義為三類,新興市場、消費市場和傳統市場。新興市場主要包括智能駕駛、無人機、智慧城市,對定位精度需求是實時厘米級;消費市場中,共享出行、網約車手機定位,對精度需求是實時亞米級;傳統市場包括測量、測繪、駕考駕培、形變監測,對精度需求是實時厘米級,事后毫米級。基于這種用戶的需求和用戶的精度的要求,六分科技產品可靈活配置,以保護用戶隱私為核心理念,提供高效精準的定位服務?!?/span>